人民日報: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步驟和成果

 
  本報評論員 

  繼國務院部門2002年和2003年分兩批取消和調整1300項行政審批項目后,國務院近日作出決定,再次取消和調整495項行政審批。至此,國務院決定取消和調整的審批項目已經達到國務院部門審批項目總數近一半。這是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步驟和成果。

  這次取消和調整的審批項目既涉及經濟管理事務、社會管理事務,也涉及行政管理等其他方面的事務。這些項目有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有的是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有的是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督等其他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對這些項目作出取消和調整的處理,經過嚴格全面的審核論證,并聽取了多方面的意見,法律政策依據充分,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符合行政管理活動的實際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要求,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層面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資源配置方式由行政為主轉變為以市場為主,是建立和規范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的要求。審批事項過多、審批程序繁雜,妨礙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取消和調整一批審批項目,弱化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干預,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對于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是各級政府的基本準則。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必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解決政府管理職能“越位”、“缺位”、“錯位”,管理方式單一、職權交叉等突出問題。取消和調整一批審批項目,改變過去那種“以批代管”、“只批不管”、“重審批輕服務、重審批輕監管、重權力輕責任”的觀念和做法,有利于理順政企、政事關系,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與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能分開,使政府在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的形成,從而為建設法治政府提供良好的體制環境。

  我國正處于體制轉換、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時期,客觀上存在著滋生腐敗現象的土壤和條件。實踐證明,解決滋生腐敗的深層次問題,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創新,建立有利于防范腐敗的制度。審批項目過多過濫,再加上“暗箱操作”,缺少必要的制約監督,是產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取消和調整一批政府不該管、管不好、也管不了審批事項,加強對審批行為的制約和監督,可以減少政府工作人員借審批徇私舞弊、違紀違法的幾率,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這是解決腐敗問題的根本舉措。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既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始終保持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緊緊抓住轉變政府職能、實現制度創新這個關鍵,堅持不懈地把這項改革推向深入。各地要借鑒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認真研究解決有的地方存在的政策把握不準,清理不夠徹底,操作不夠規范,處理沒有到位等問題,嚴格依照法律和政策規定辦事,更加扎實有效地做好改革工作。要認真貫徹《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按照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既堅持改革的指導原則和在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規范和做法,又嚴格遵循行政許可法,不斷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努力促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律化、制度化。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需要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新形勢,轉變施政理念,創新審批制度,使政府的管理能力、管理方式、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和提高。



  《人民日報》(2004年05月25日第二版)  

 
 
 
打印文章 關閉  
 
Copyright 安徽勝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電話:0551-65331070/71/53/63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湖光路自主創新產業基地(南區)D座10層整層(230031) E-mail:ving@vingsoft.com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男女做爽爽爽视频免费官方网站,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